【大学生通讯社报道】2017年12月26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选举产生的196名党代表中,共有来自不同代表团、不同学院、不同民族的20名学生代表。他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生活经历,以青年学生的视角诉说与会感受,畅谈对个人发展、学校建设、国家未来的构想,充满朝气活力与深深的责任感、使命感。
文学院王妃表示,今年是她在民大学习生活的第五年。五年来,她见证了民大许多变化,如食堂空调的安装、新图书馆的建设、文科大楼建成使用等等。听了卞书记振奋人心的报告,她深切感受到学校各项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和新发展、新突破。学校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环境,作为学生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实践,利用好学校提供的科研平台,扎实基础,潜心科研,多发表高水平文章,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科研水平作出贡献。
化学化工学院蓝艳姣认为,此次党代会报告内容鲜明,针对性强,为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提出了“三步走”的科学战略。“我对民大有深厚的情感,结合报告内容,今后将在团支书和党支部书记的职位上尽职尽责,为同学服务;生活中乐于助人,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在学习上,我会积极做实验,发表高水平文献,努力考博,今后为民大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法学院潘雨霜自2011年起在民大开启了她的大学生活,如今已是民大研究生的她回顾了5年来民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越来越好的环境让学生幸福感倍增;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长期以来的“校长有约”及新增的“书记有约”活动拓宽了学生发声渠道。她说:“一个学校的发展就像是国家发展的缩影,因为祖国的强盛,我校才能在科学研究、人文教育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未来将所学专业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党和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外国语学院朱梦迪提出,这五年来学校迅速发展与学校领导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感谢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师生需求,为学校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听了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之后,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在个人能力发展上要重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积累到了一定量的时候,才有可能迎来个人能力质的飞跃,才能更好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作贡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谢国富表示,能够被选举成为第三次党代会的代表,并以大会选举监票人、主席团执行主席身份全程参与大会工作,他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未来的道路中,自己会紧跟党中央的步伐,紧随学校党委前进方向,坚定青春立场,坚强奋斗心志,情理兼修,勤勤恳恳,夯实本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把最佳的自己奉献给母校、家乡、祖国。“时光无限好,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未来我会铭记恩师教诲,继续努力拼搏,勇做一名优秀青年,永向党员同志看齐,用心成长,真心待人,实心做事。”
教育科学学院童宁表示,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青年学子是祖国的未来,她希望学校继续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可将心理技术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上。她说:“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学生,我也在不断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希望毕业后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
理学院谭珍滢表示,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地碰触到学校发展的脉搏。会议的庄严肃穆,让她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学生代表,她将行使好权利,认真履行应尽义务,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平台和环境,扎实基础,潜心科研,为我校实现双一流建设付出最大的努力。
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胡翠平表示,通过聆听报告、分团讨论等民主活动,她了解到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发展总目标及其“三步走”战略等,这些都是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准确把握形势下提出来的。她说:“此次党代会提出了‘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视和殷切希望。作为学生,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秉承党代会精神,确定目标,踏实努力,与母校共成长。”
传媒学院荣子卿认为,我们进入了伟大的新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无愧于时代和青春的应有的贡献。作为传媒学子,应充分利用新闻传播的学科优势和实践特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让学校师生感受和分享学校发展的成果,为学校建设、师生发声建言献策提供便利条件,激励广大学子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李广华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都担任了支部的组织委员,她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今后计划: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提升党组织学习力;二是统筹规划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组织领导机制,规范发展程序,提供党员发展质量;三是以党建带团建群建,加大对团组织改革建设的指导,加强班团组织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编辑:廖淑梅 校对:毛莉)